View on GitHub

work@ilyagram

「吞服烏肝並兔髓,換盡塵埃舊肚腸」

即時影音的思辨與民主潛能

李士傑,《數位時代》2018年二月號專欄

Netflix 1/5 的最新首映食物犯罪系列紀錄片 Rotten 《盤中腐事》 ,由美國暢銷作家與名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投資,The Mind of A Chef 團隊 Zero Point Zero Films 所製作,推出第一季六集;內容從〈律師,槍枝,與蜂蜜〉,〈花生問題〉談過敏,餘味不散的中美大蒜案件〈蒜味〉,巴西與雞肉問題的〈大鳥〉,〈牛奶錢〉到美國漁業議題〈鱈魚已死〉,集集內容令人驚艷。

除了已經開始不斷湧出的佳評之外,也同樣冒出很多的問題,例如已經在 twitter 上有針對 NOAA 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的署長質疑她捍衛「捕魚配額制度」的聲音。

https://twitter.com/NateBernitz/status/949767593094713344

@JaneLubchenco what’s your reaction to the way Rotten by @netflix portrayed your NOAA tenure re: catch shares in New England? Ditto for their portrayal of EDF.

我自己則對片中所謂的「跟企業靠攏的主流環保團體」 EDF(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環境保衛基金)的角色開始疑惑。我當然也很好奇,被美國左派批判的 EDF 如何回應這樣一部熱門紀錄片的敘事指控?

這令我想到:接下來的影音平台,會出現「即時紀錄片迴響與討論」— 一邊繼續播映內容,一邊已經提供連結讓讀者上去對照爭辯 —- 這樣的新應用嗎?

你可以想像在觀賞《我們的島》,討論農地的管制問題,然後即時點擊農委會陳吉仲副主委、宜蘭縣代理縣長陳金德的頭像,直接進入議題辯論裡嗎?或者當看到時代力量立委在總統府前街頭禁食靜坐抗議時,馬上辯論關於民進黨立委對於勞基法再次修正的統一意見是否適宜的看法。

這時候雖然是即時性的資訊,卻跟現在新聞頻道街頭人們訪談身影截然不同。街頭訪問時記者往往詢問的都是引導性的答案,擷取一定能夠自圓其說的有結論的影像敘事。可是在一部深度紀錄片充分呈現各方觀點,提供足夠思考判斷的情報之後,人們可能有各種不同角度的有意義答案。

這時候不一定我們任何人的瀏覽,都需要連結到本尊,但是如果有他們各自的議題立場與說法影音片段,其實還蠻直接與震撼的 — 同時最後也可以回收非同步的相關評論,直接提供給當事人。

只要通路平台有心尋找另外的突破點,樹立起編輯台的角色把相關的議題連結起來,就會創造很不一樣的效果。舉例來說,海洋是全球連通的;第六集〈鱈魚已死〉,台灣觀眾應該就有很切身的體會。台灣的漁民不是也一樣地抗議漁業署對特定魚種的捕漁總量限額嗎?我們的漁業署的專家怎麼看待總量限額的計算過程,跟配額分配的影響?

在此可以看到一個全球性的影音頻道,對在地的具體挑戰與衝擊。這些被邊緣化的議題,在沒有恰當的準備下,很難進入主流大眾視野引起討論;唯有深度的新聞性節目,才有機會能夠讓人們重新思考與反省,決定未來該怎麼跨出下一步。

這種影音技術作為中介的對話民主歷程,其實在大眾流行音樂與應用中就已經略現端倪。舉例來說,韓國流行音樂男子團體 BTS 防彈少年團推出新專輯 mv 針對歐美市場出擊,內部鑲嵌的豐富互文性,甚至觸及文學領域中赫曼赫塞的成長小說。首發的 “mic drop”〈掛麥〉靈感來自於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掛麥演出,已經有許多的粉絲回應影片在 YouTube 上面流通。這些影音檔案有著再傳播與擴散的重要意義:不同文化與專業的人們如何重新再詮釋自己所見的文化內容,同時再次流通。

更重要的是這些流通內容還可以被技術再次加工處理,以用來形成更具整體性的技術與內容敘事。以手機中的演唱會影片為例,臉書之後的獨角獸 Snapchat 之前已經默默地推出人工智慧的影音合輯應用 Crowdsurf,自動同步對應音軌、剪接在同一現場的 Snapchat 影音內容,最終呈現機器中介的全新現場感。

從同溫層的廢墟中浴火重生,我們會有一種在影音證據與對話中,新的思辨可能嗎?

打開電視,從新聞、戲劇到綜藝,今日的內容世界已是一個廉價而無從阻擋內容仲介與流通的景象。以往的公共領域,已經被社交媒體切割成為無盡的訊息碎片,而能夠將這些碎片玩弄在手上、最終整合起來的洞悉解法,還在雲端默默慢火燉煮中。只有我們都往那個看似天真的解法努力跟新的使用者對話,才有機會在自己的土壤上找到屬於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