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會 2017 年重要工作規劃
李士傑,黃瓊儀,2017.2.9
規劃中的重要工作
線上課程與內容的完整規劃
- 組織團隊進行規劃工作
- 攝影棚選擇,攝影作業流程的定義與規劃
- 拍攝設備的租借預算
- 電腦後製作(電腦繪圖與效果)
- 主持人串場選角
- 劇本與線上內容撰寫
- 網路流通(選擇平台:edx or moodle)
內容課程範例
- 製作「農民保種」線上課程
- 台灣農業糧食安全的一環:除了商業品種之外,傳統農家都有留在地的種子
- 晚近種子公司太成功,都購買商業產品而非保留自己在地特色的特殊品系
- 對於氣候變遷,保留多樣性可以支持多樣性的餐桌
- 郭華仁教授曾經主講,由香山綠市集主辦類似課程,但是因為缺乏系統規劃,老師必須要一再重複
目前預定宏華講座日期
3 月 12 日(週日,植樹節)演講活動:〈樹想告訴我們什麼?〉
- 講者:劉東啟教授(中興大學園藝系,台灣第二位取得日本樹木醫生執照之樹木醫師)
- 活動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
- 數位內容製作團隊
- 導演暨攝影指導劉吉雄,現場攝影師兩位兩機,後製剪接字幕製作
- 數位內容課程介面製作
- 備註
- 結束後是否安排董事活動?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工作坊:〈台灣電力的供應與需求〉(修改中)
- 講者:莊秉潔教授,洪申翰先生
- 莊秉潔教授(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 協助整理所有非核無煤計畫的相關數據資料
- 建立線上 Linked Open Data 文件模型
- 規劃互動設計
- 洪申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能源):打開電力需求的黑盒子
- 莊秉潔教授(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5 月 13 日(六)演講活動:〈台灣的土地與人 —- 以漢本遺址為例〉
- 講者:劉益昌教授(成大考古所所長)
6 月 5 日(世界環境日)座談會:〈地球環境與數位未來〉
- 講者: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莊秉潔教授,洪申翰先生(暫定)
- 內容規劃構想
- 檢討數位資訊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要影響
- 李奧納多的紀錄片《洪水來臨時》在國家地理頻道播映,線上首映
- 具體國內範例
- 空氣盒子(LASS)計畫
- 洪申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透明足跡計畫」(曾虹文申請 g0v 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之相關資料)
6 月 7 日(日),世界海洋日(前一天),紀錄片《海》放映與映後座談
- 出席來賓:由劉吉雄導演主持,柯金源導演與談
- 與劉吉雄導演合作討論筆記
7 月 1 日(六)影片放映暨座談會:〈重訪紀錄片《草木戰役》及映後座談〉
- 出席來賓:導演劉吉雄,與談影評專家
- 內容規劃構想
- 十年後,導演重看自己對外來種議題的反思,並與生態人文相關學者座談。並就紀錄片的美學詩意面向如何與台灣社會互動有所反省。
- 規劃與談對象名單包括:
- 邱貴芬教授(中興大學教授,前人社中心主任)
- 楊國禎教授(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靜宜生態人文系助理教授退休)
- 吳明益教授(東華華文文學系教授)
- 林益仁教授(北醫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8 月份(日期安排中)演講暨茶席:〈不可思議的茶樹〉
- 講者:劉東啟教授
- 內容規劃構想
- 談茶樹生理與茶樹種植。茶葉的滋味與茶樹生理生長的關聯。為什麼副熱帶作物要種到高山上?思考讓茶產業下山,回到平緩丘陵地帶的關鍵。
10 月 16 日(一),世界糧食日,對談演講〈農地農用的挑戰〉
- 對談與談人:陳吉仲副主委,蔡培慧立委
- 內容規劃構想
- 面對「農地農用」這個複雜的歷史、地理議題,該如何能夠有一套系統性的方式來管理與因應?
11 月 11 日(六),全國有機農業日,座談〈有機農業的未來〉
- 座談會與談人:郭華仁教授(其他與談人規劃邀請中)
- 內容規劃構想
- 擺出一張生物多樣性的餐桌
- 除了農村環境是有機的,可以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不要農藥化肥,就有益於生態環境)
- 吃的東西本身品種的多樣性,是否也算在其中?種植農作物的品種都要有多樣性。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吃的食物種類有兩千多種,迄今已經剩下四百多種。
- 對商業有利,對人類整體來說是不利的
- 希望有各種面向的與談對象,預計探詢農業記者或農業專欄作者、有機農業通路,甚至廚師等。會後準備有機食材的晚餐請董事們與講者。地點可以在棉花田。
- 擺出一張生物多樣性的餐桌
9 月份(日期安排中)演講:〈台灣山林轉型正義〉
- 講者:陳玉峯教授
- 內容規劃構想
- 台灣山林開發史,歷史與生態環境的發展交織,如何成為今日人們重新再出發的基礎。
回到首頁
聯絡版主:ilya {at} noema dot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