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on GitHub

work@ilyagram

「吞服烏肝並兔髓,換盡塵埃舊肚腸」

基金會推動數位文化工作:文化入口網觀點、脈絡與歷史

李士傑,2017.2,ver1.0

摘要

「文化入口網」 代表一套對於「文化與科技」發展、來自於 web 與 digital archive 實務領域(包含產業)的務實觀點;認為倘若沒有透過系統性的規劃、跨國社群與資料的直接交流、技術框架與延伸參與的實作範例,現有的個別弘大計畫發展很容易限於無法永續的窘境。

文化入口網:前世今生

文化怎麼跟入口扯上關係?又如何變成一個以「網」為名的 平台?一個進步的想法,如何在科層系統與科技進展中,變成陳舊?這個故事如果不從頭說起,對今日的觀眾與年輕人來說恐怕很難理解。

入口(portal,或稱為門戶)是一個二十多年前盛行的概念。在網絡地景廣漠無垠、資訊結點稀少且散佈各方的九零年代,這樣的核心建構與想像幫助最早的網路世界運轉與演進。人們透過打造入口網站,提供多樣資訊來幫助使用者發現資訊,流通與互動想法。

運用入口來提供文化資訊,也就是把文化的資源(實體資源或虛擬資源)集中在一個網路節點,來集中供應利害關係人、文化事務的當事人的所需。目前的文化部,或者地方文化局處的官方網站,提供資源的基金會網站,多年來早已都達到這個功能。

當入口開始強調「網站」的角色,著重在 的意義時,已經演進到疊加在其上的第二重概念:hub。網路設備中的 hub 代表著集線器的意義,而挪用到網絡節點的關係中,這個譬喻指涉著由入口所形塑成的、集中化的關係網絡。在入口 當中,新的交互關係被創造出來,改變了原本單一、單線的互動關係,揉成了一對多、多對多的交換關係。

創造出入口,未必創造出網絡關係;網絡則在演進過程中,從一對多、多對多的關係中衍生了更多元的供需生態系統。有意識地在這些供需活動中,聚焦在本質上的文化活動意義,改變互動關係重新設計網絡,就會創造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 文化入口網站

然而近十年來,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如推特與臉書所創造出來的 平台(platform),加上 Whatsapp、微信(wechat)、LINE 的簡訊/行動訊息媒體,卻透過無所不在的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重新定義了入口網站的新的意義。作為平台的入口網站 不僅編織著多重的對應互動關係,更根據人際關係網絡資訊,針對個別的使用者提供著客製化的專屬訊息,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吸力;更進一步的加深影響力,傳統媒體也在社群媒體上被迫得無償釋出具有價值的內容,來交換觀眾瀏覽與點擊的消費情報。2010 年以後的當下,平台因此而成為一個具有決定性影響力、超級複雜的資訊生態系統。

2010 年社群媒體之後,作為巨型平台之外的入口網站發展策略,乃是運用深度連結的資訊技術(如 LOD,開放連結資料 / Linked Open Data),創造具有與之抗衡能力的雲端文化網路節點叢集;深度連結的資訊技術可以讓電腦程式自動發現與串接文化內容,可以對在地的文化資源連通到全球的使用者(人)與文化活動(事)的資源。除了在法律授權上界定清楚數位文化內容物(文字描述、影像、聲音、影音)的彈性運用、資源可流通性,這樣的入口網站,重新回到國際數位文化社群的實體網絡中,也將具備創造新關係的能力,引導消費或者深度商業、政治領域的合作活動。具體的例子就是歐盟二十多個國家共同成立的歐洲文化入口網 Europeana.eu

台灣曾經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支持下,往國際數位文化社群主動出擊,主動參與並主持跨國的國際網絡組織 culturemondo.org,並為台灣帶回前瞻且具有近一步合作價值的連結資訊。建立合作網絡的國家從英國、加拿大、澳洲、克羅埃西亞到古巴、紐西蘭與牙買加,一直到直接跟巴西文化部的數位文化部門建立了合作與分享的管道。我們不僅不被排斥,順利地參與了國際專業社群網絡,更獲得了寶貴的數位文化匯流發展經驗。在2015 年舉辦《2015 台中軟實力論壇》活動,引介巴西經驗到台中市政府、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更促成台中市政府於 2016 年開始投入資源推動 數位文化中心 的發展計畫。

當不斷地與時俱進、與新的軟硬體網路技術持續演化,入口網站其實沒有優劣,沒有過時與否的問題。過往台灣的文化入口網(Culture.tw)曾經在國際文化交流的脈絡下,一度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計畫辦公室主動協調交通部電信總局,保留下來並且提供給文建會規劃運用。在當時的理解下,國家的文化入口網變成對有興趣或居住在台灣的外籍人士,用英文介紹台灣種種文化的線上有聲雜誌。在數年經營後,文化部決定結束這樣的營運,並且將網址自動轉向台灣書院來做統一經營。

有論者會覺得關鍵在於入口網這種典範「太 Yahoo!了」,太 1990 年代了,以致於無法適切反映今日台灣數位文化的需求。這種對文化入口網狹隘(沒有更新)的觀點,對於催生「在地文化工作者」自行生產生態系統所需要的文化社會物件的文化自主性與主權意義沒有幫助,僅能鼓勵文化科技領域代理商(例如Google,臉書的代理者)的活躍穿梭。單純的代理商觀點,讓我們完全無法說明 Europeana 這樣的歐盟跨國整合入口網,與 DPLA 美國數位公共圖書館等巨型計畫在 2008 年之後的出現。

結論

文化入口網是一種國際數位文化交流政策的具體方向與政策實踐。先有數位文化政策、才有網路與內容建置的具體行動。

我們需要對 文化入口網 在文化政策層面,有系統性的研究與想像。有策略地建構具有主體性的文化內容雲端節點叢集,形成對國內民間蓬勃的數位文化活動具有吸引力的「落地生根框架」,同時又對國際性具有攻擊意涵、跨國商業貿易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有防禦價值的在地文化網絡。

附註

參考資料

文化入口網推動工作的分期歷史

2002–2005

2005–2010

2011–2015

2015–2017(未完待續)

後記

文化入口網(culture portal)曾經在數位典藏國際交流經驗的前瞻性視野下,被引介到台灣的土地上有過短暫的實驗。由於文化科技在當時還屬於稀少的資源,針對文化與科技的討論過於表現導向,尚未有足夠對於「文化如何透過科技而獲得深刻改變」的線上線下討論。當時的文建會尚未有餘力把零星支持的專案資源,構想為一股持續地交織與對話、聚焦與調適,永續地改變文化的新興力量。

Culture.tw 計畫在後來的運作中,變成了一個技術性針對在台居住外籍人士的文化媒介與線上雜誌計畫;缺乏了引領議題、帶動產業與外部進行國際交流、持續前瞻性發展的動機與資源,固定的 KPI 指標便讓連結型的網站,成為一個固定以露出內容來計算績效的「自為」(for-itself)網站。因此而在人事全非的數年後,不知為何而戰地被結束任務。

在三年後的 2017 年,新的地方與中央文化科技相關計畫的推動如火如荼的當下,重新檢討文化入口網的過往歷史與今日面貌,是否能夠對照出尚待增強的開放連結文化資料之結構性關聯(linked open cultural data) ,以及國際數位文化社群的動態交流,如何系統性地構建火車頭,引領未來 10 年台灣文化界的傳播發展的典範轉變?我們相信此時重新檢視這些過往成果與成功與失敗經驗,將可以對台灣文化的下一階段發展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