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杭州網絡社會研究所:軟體研究課程
- 時間:2017.9.20-22 (三天)
- 授課:李士傑(客座研究員)
從機器-人的角度重新型構數位文化(暫定)
我們該如何認識科技物?
- 科技物的角色:以上海雙年展 《藍佩杜薩之筏》(Plastic Raft of Lampedusa) 為例
- GoPro 攝影機與 ffmpeg 剪輯軟體的意義
- 視訊、影像是什麼?
- 資料庫是什麼?
- 演算法是什麼?
- 經濟學人:大數據
- 數學家的反省:Weapon of Math Destruction
- YoHa 作品:Endless War
- 社群媒體是什麼?
- Geert Lovink:《社群媒體的深淵》
- 平台資本主義開放討論
- 區塊鏈(blockchain)是什麼?
- 火箭咖啡兩篇介紹文章:〈解讀中本聰的論文:什麼是比特幣?〉〈為你解說區塊鏈應用:以太坊、以太幣、智慧合約〉
- 《深淵》章節
- 世界經濟論壇討論文章
- Creative Chain 創意鍊
- 聊天機器人(chatbot)是什麼?
從生態系統來思考
- 心智系統(Gregory Bateson,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
- 什麼是數位媒體的特色?
- 《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 智慧城市作為有機系統,與系統/層疊觀點
- Adam Greenfield:Radical Technologies: The Design of Everyday Life
- Adam Greenfield,Nurri Kim:Systems / Layers Walkshop
- 觀眾與典藏系統:博物館與數位設計
- 空間與認知系統
- Bret Victor,〈可見的空間〉(Seeing Spaces),實作
行動主義者的數位文化
- 《鉅變》的資本與技術共生關係,與三機主義的策略性計畫
- 軟體研究作為一種新的文化研究
- 機器與人共生的數位文化
- 討論與案例實作
Pragmatic Software+ Studies: A Seminar
- pragmatic and pragmaticism
- software and software+ studies
- sofware studies: a lexicon
- devop
- technical object
Technical O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Machine
Culture and Computation
Culture and Computing
-
Wikipedia, translation
Digital Culture
Culture and Computation
- The Stack
問與答
朋友問:「系統 / 空間 / 認知,怎麼在數位文化裡面生產或生產數位文化?」「…而軟體研究又如何作為新的文化研究?」 —- 第一個問題….正的看似乎很玄,好像某個「新東西」被生產出來。但是反過來看其實就是「數位文化」的入手處:我們該如何捕捉原生的數位文化? 我想到 20 多年前讀到,黃榮村老師引介六零年代美國視覺心理學家、「客觀知覺派」倡議大將 J.J. Gison 的好文章。Gibson 他畢生(這聽起來超古典的)所關心的三大革命性問題:
(1) 空間結構系統如何支撐行動主體:如果不挪用物理與其他科學所描述的「環境」,我們能夠了解且能在其中行動的「環境」是什麼? (2) 特定的共生關係:對一個特定族群(物種)而言,什麼是與不是某特定事物的 affordance? (3) 實用研究者問題:某一特定族群(物種)的觀測者,可以利用什麼可用的訊息,來知覺某些 affordance?
挪用 Gibson 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如何理解:支撐我們得以在其中(數位化)行動的「環境」?
第二個問題,我倒想到這幾天瞥見的「傅柯 T恤」貼文。在一些常見的光頭搭配海盜骷顱頭圖像之外,沒看到真的打中我心的設計。我自己很想去印的是他在《規訓與懲罰》裡面的小方法,tableau vivant。如果圖像化來印成 T恤的話,大概是「傅柯計算機」「傅柯試算表」吧。(更狠的話就印「傅柯區塊鏈」吧哈哈哈)
當我們以為的文化,被傅柯式的系譜學深掘爆破揭露人文表象後面的權力與力量基礎,倘若你是來「硬的」,文化研究就得咬著牙硬著頭皮,穿過學科死亡的幽谷(黃孫權老師論述過社會學的種種 dysfunction)。
更遑論你今日的一切文化「貼皮」,都得過某種軟體+ 的「起魅」。